400-635-0567

纳米纤维膜高频吸声性能测试

信息概要

纳米纤维膜因其独特的微纳结构,在高频段(通常指2000 Hz以上)展现出优异的吸声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声学工程、航空航天、精密仪器、建筑装饰及交通工具等领域,以有效控制高频噪声。针对纳米纤维膜高频吸声性能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服务,旨在通过标准化测试方法,科学、客观地评价材料的吸声系数、隔声量、流阻率等关键声学参数。此类检测对保障产品质量、优化材料设计、验证供应商宣传数据、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声学设计要求至关重要,是材料研发、生产质量控制、产品准入及工程验收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。

检测项目

吸声系数 (降噪系数NRC, 特定频率点吸声系数), 隔声量 (STC, 特定频率点隔声量), 流阻率, 孔隙率, 平均孔径, 孔径分布, 厚度 (含公差), 面密度 (克重), 纤维直径及分布, 纤维形态结构 (SEM观察), 拉伸强度, 断裂伸长率, 透气度/透气阻力, 热稳定性 (热失重温度), 耐湿热老化性能, 耐化学腐蚀性, 阻燃等级, 环保性能 (VOC释放, 重金属含量), 表面特性 (接触角, 表面能), 动态刚度, 材料损耗因子

检测范围

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, 熔喷纳米纤维膜, 离心纺纳米纤维膜, 溶液吹塑纳米纤维膜, 聚合物基纳米纤维膜 (如PA6, PU, PVDF, PVA, PLA, PAN, PI), 陶瓷基纳米纤维膜, 金属基纳米纤维膜, 复合纳米纤维膜 (聚合物/无机粒子, 聚合物/聚合物), 功能化纳米纤维膜 (疏水, 亲水, 抗菌), 单层纳米纤维膜, 多层纳米纤维复合吸声结构, 纳米纤维/非织造布复合膜, 纳米纤维/泡沫复合结构, 纳米纤维/蜂窝复合结构, 纳米纤维吸声贴片, 纳米纤维吸声板, 纳米纤维吸声卷材, 工业设备用纳米纤维吸声衬垫, 交通工具内饰用纳米纤维吸声材料 (航空, 高铁, 汽车), 建筑室内用纳米纤维吸声装饰材料

检测方法

阻抗管法 (传递函数法/驻波比法):依据ISO 10534-2/ASTM E1050标准,测量垂直入射吸声系数与隔声量。

混响室法:依据ISO 354/ASTM C423标准,测量无规入射吸声系数与降噪系数 (NRC)。

流阻测试仪法:依据ISO 9053/ASTM C522标准,测量材料的气流阻力。

扫描电子显微镜 (SEM) 分析:观察膜表面及截面纤维形貌、直径及分布、堆积结构。

压汞仪/毛细管流动孔隙仪法:测量孔隙率、孔径大小及分布。

电子天平称量法:精确测量样品面密度(克重)。

厚度规/测厚仪法:测量材料厚度及其均匀性。

万能材料试验机法:依据ISO 527/ASTM D638标准,测试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。

透气度测试仪法:依据ISO 9237/ASTM D737标准,测量空气透过材料的速率或阻力。

热重分析仪 (TGA):测量材料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温度。

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(FTIR) 分析:进行材料化学成分及改性官能团表征。

接触角测量仪法:评估材料表面润湿性(疏水性/亲水性)。

锥形量热仪法 (CONE):依据ISO 5660-1标准,评价材料燃烧性能(热释放速率等)。

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 (GC-MS):依据相关标准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(VOC) 释放量。

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/质谱法 (ICP-OES/MS):依据RoHS等标准检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。

检测仪器

阻抗管吸声隔声测试系统, 混响室, 流阻测试仪, 扫描电子显微镜 (SEM), 压汞仪, 毛细管流动孔隙仪, 高精度电子天平, 数字式测厚仪, 万能材料试验机, 织物透气度测试仪, 热重分析仪 (TGA),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(FTIR), 接触角测量仪, 锥形量热仪 (CONE), 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 (GC-MS),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(ICP-OES),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(ICP-MS), 频谱分析仪, 精密声级计, 人工头 (或声学头模), 环境老化试验箱, 恒温恒湿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