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635-0567

金属有机框架多孔体热导率测试

信息概要

金属有机框架(MOFs)多孔体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晶态多孔材料,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可调控孔道结构。热导率测试是评估其热管理性能的核心指标,直接影响材料在热能存储、气体分离及电子散热等领域的应用可靠性。通过精确检测可优化材料设计、保障器件热稳定性,并为工业选型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

检测项目

热导率, 热扩散系数, 比热容, 密度, 孔隙率, 孔径分布, 骨架热稳定性, 热膨胀系数, 界面接触热阻, 各向异性热传导, 温度依赖性, 湿度影响因子, 晶格振动特性, 声子平均自由程, 热辐射吸收率, 有效热阻, 热弛豫时间, 热循环耐久性, 复合材料界面热传导效率, 吸附热效应, 相变热行为, 热滞后特性

检测范围

ZIF系列(如ZIF-8,ZIF-67), MIL系列(如MIL-101,MIL-53), UiO系列(如UiO-66,UiO-67), HKUST系列, MOF-5, MOF-74, MOF-177, MOF-200, MOF-210, PCN系列, NU系列, IRMOF系列, CAU系列, DUT系列, COF基复合材料, MOF/石墨烯杂化体, MOF/聚合物复合膜, 磁性MOF材料, 手性MOF晶体, 核壳结构MOF, 二维层状MOF, 荧光功能化MOF

检测方法

激光闪光法:通过激光脉冲照射样品表面,测定背面温升曲线计算热扩散率

热线法:将线性热源嵌入样品,根据温升速率反演热导率

护板式稳态法:在稳态热流条件下直接测量温差与热流关系

3ω法:利用微加工金属丝同时作为热源和传感器,检测三次谐波电压

扫描热显微镜:通过纳米探针扫描表面获取局部热导分布

瞬态平面热源法:采用双螺旋传感器实现快速非破坏性测试

光热反射技术:通过激光诱导反射率变化表征热扩散过程

差示扫描量热法:结合比热容与热扩散率计算热导率

锁相热成像:利用红外相机捕捉周期性热波相位分布

热桥法:通过标准样品与待测样品串联构建热流路径

光声量热法:检测材料吸收脉冲激光产生的声波信号

瞬态电热技术:在薄膜表面沉积电极并施加交变电流

拉曼温测法:基于拉曼峰位温度漂移反演局部温度场

微器件悬空法:制作MEMS微结构直接测量纳米尺度热输运

时间域热反射法:用超短激光脉冲探测金属膜温升动力学

检测仪器

激光导热仪, 热线法热导率测试系统, 护板式导热仪, 3ω法测量平台, 扫描热显微镜, 瞬态平面热源分析仪, 差示扫描量热仪, 锁相红外热像仪, 光声光谱仪, 微纳热特性表征系统, 激光闪光分析仪, 拉曼光谱-温控联用系统, 薄膜热导率测试台, 各向异性热传导测试仪, 高低温变温腔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