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635-0567

碳纳米管增强棉汽车噪音测试

信息概要

碳纳米管增强棉是一种应用于汽车NVH(噪声、振动与声振粗糙度)领域的新型复合材料,通过将碳纳米管与棉纤维复合显著提升其隔音、吸声及力学性能。针对该产品的专业噪音测试是验证其在车门板、顶棚、地毯、轮罩等部位降噪效果的核心环节。第三方机构依据ISO,SAE,GB等标准进行严格检测,对保障材料声学性能可靠性、优化整车NVH设计、满足法规要求及提升乘车舒适性具有关键作用。检测可识别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声学特性缺陷,为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。

检测项目

隔声量,吸声系数,传递损失,插入损失,声压级衰减,声吸收等级,声透射损失,共振频率,阻尼因子,声阻抗,声衰减指数,噪声降低系数,冲击噪声抑制率,高频噪声衰减,中频噪声控制,低频噪声抑制,宽频带吸声性能,振动传递函数,结构噪声隔离度,材料声学稳定性,温度循环声学保持率,湿热老化声学耐久性,疲劳振动声学性能,材料密度声学关联性,厚度方向声学均匀性

检测范围

车门内衬板隔音层,顶棚吸声层,后备箱隔音垫,引擎舱隔音罩,轮罩内衬吸音棉,仪表盘隔音材料,ABC柱填充吸声棉,地板阻尼层,座椅底部降噪垫,防火墙隔音组件,中央通道吸声棉,空调风道降噪层,天窗遮阳板吸音层,安全带卷收器隔音套,线束包裹降噪棉,ECU防护隔音罩,扬声器后腔吸声体,油路管降噪套,换挡机构隔音罩,电池包降噪隔离垫

检测方法

混响室法:依据ISO 354标准在扩散声场中测量材料的宽带吸声系数。

阻抗管法:按GB/T 18696.2采用驻波比技术测定法向入射吸声系数和声阻抗。

声强扫描法:通过声强探头阵列扫描材料表面,量化声能量传递分布特性。

统计能量分析(SEA):建立整车高频NVH模型评估复合材料子系统能量传递贡献量。

激光振动扫描:利用激光测振仪非接触式测量材料表面振动模态及响应特性。

传递函数法:通过力锤激励和加速度计采集计算材料振动传递函数曲线。

路面噪声模拟测试:在四立柱振动台上复现实际路谱激励评价综合降噪效果。

温度循环声学试验:按ISO 6721-11测试-40℃至120℃温度冲击后的声学性能稳定性。

湿热老化声学试验:在85%RH/85℃环境下加速老化后监测吸隔声参数衰减率。

模态激振法:采用激振器扫频激发材料结构共振点分析阻尼特性。

声学包组件测试:在整车半消声室中测量带安装边界条件的子系统插入损失。

流阻率测试:依据ISO 9053测定材料透气性参数以关联吸声模型。

冲击噪声测试:通过落球冲击装置评估材料对结构碰撞噪声的抑制能力。

隔声罩法:按GB/T 19889.3测量小尺寸样品在扩散场条件下的隔声量。

超声波探伤法:采用高频超声波检测材料内部复合均匀性及分层缺陷。

检测仪器

阻抗管系统,混响室,声强探头阵列,激光多普勒测振仪,三维声学照相机,四通道FFT分析仪,环境模拟舱,材料流阻测试仪,液压脉冲试验台,道路模拟机,高低温湿热箱,数字式力锤套件,激振器系统,半消声室,数据采集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