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概要
碳纤维编织网树脂含量测试是复合材料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,用于精确测定增强纤维与基体树脂的质量比例。该测试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、耐腐蚀性及产品寿命,对航空航天、轨道交通、风电叶片等高精尖领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。第三方检测通过ISO/IEC 17025认证,确保数据权威性,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并满足GB、ASTM等国际标准。
检测项目
树脂质量分数,纤维体积分数,孔隙率,面密度,厚度均匀性,单位面积质量,固化度,纤维取向角度,经纬向密度,树脂分布均匀性,挥发物含量,灰分含量,层间剪切强度,拉伸模量,压缩强度,弯曲性能,热膨胀系数,玻璃化转变温度,吸湿率,耐化学腐蚀性,导热系数,导电性能,燃烧残余,界面结合强度,老化后性能保留率
检测范围
平纹编织网,斜纹编织网,缎纹编织网,单向编织带,双向增强网,三维立体编织体,预浸料编织网,阻燃型编织网,高模量碳纤维网,大丝束编织网,小丝束精密网,涂层改性编织网,混杂纤维编织网,玄武岩复合网,耐高温型编织网,导电功能型网,抗冲击结构网,透波型雷达罩专用网,医疗植入级编织网,船舶用防腐编织网,体育器材增强网,建筑补强网格,光伏支架专用网,汽车轻量化结构网,无人机机体编织网
检测方法
热重分析法(TGA):通过程序控温测量树脂热分解过程中的质量变化
溶剂萃取法:使用丙酮等有机溶剂溶解树脂后计算残余纤维质量
灼烧损失法(LOI):高温灼烧去除树脂基质并测定灰分含量
显微图像分析法:采用电子显微镜结合图像处理软件统计相面积占比
密度梯度柱法:基于阿基米德原理测定复合材料组分密度差
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:通过特征吸收峰分析树脂化学构成
动态机械分析(DMA):测量材料黏弹性变化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
超声C扫描:利用声波阻抗差异检测内部树脂分布均匀性
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:表层树脂元素组成及官能团定量分析
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:测定树脂固化反应热及结晶度
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三维重构树脂在纤维束中的渗透状态
微波消解-ICP:重金属催化剂残留量精确测定
接触角测量:评估树脂与纤维的界面润湿特性
体视显微镜计数法:机械剥离后统计单位面积纤维根数
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: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树脂成分鉴定
检测仪器
热重分析仪,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,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,扫描电子显微镜,体视显微镜,密度梯度柱,索氏提取器,马弗炉,超声波清洗仪,X射线衍射仪,动态热机械分析仪,激光共聚焦显微镜,接触角测量仪,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,微波消解系统,原子吸收光谱仪,紫外分光光度计,热膨胀系数测定仪,氧指数测定仪,介电常数测试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