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概要
碳纤维编织网是以高性能碳纤维为原料,通过特定编织工艺制成的网状增强材料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风电叶片、汽车轻量化及建筑加固等领域。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专业检测服务,对产品的物理性能、化学特性及耐久性进行科学评估,确保其符合行业标准及安全要求。严格的质量检测对保障复合材料的结构可靠性、防止工程失效事故具有重要意义,并为生产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持。检测项目
面密度,拉伸强度,断裂伸长率,弹性模量,弯曲强度,层间剪切强度,经纬向密度,纤维体积含量,树脂含量,导热系数,导电性能,耐化学腐蚀性,耐湿热老化性,阻燃性能,纤维束线密度,网孔尺寸均匀性,纤维取向角度,表面浸润性能,压缩强度,耐磨性能,冲击韧性,纤维直径偏差率,编织结构完整性,界面粘结强度,紫外线耐受性
检测范围
平纹编织网,斜纹编织网,缎纹编织网,单向增强编织网,双向对称编织网,多轴向经编网,三维立体编织网,预浸料编织网,高模量编织网,高强型编织网,大丝束编织网,小丝束编织网,阻燃处理编织网,导电改性编织网,防腐涂层编织网,玄武岩混编网,芳纶混编网,玻璃纤维混编网,定制异形编织网,医用级编织网,建筑补强基材网,高温过滤专用网,抗静电特种网,无人机结构用超轻薄网,船舶增强复合材料网
检测方法
GB/T 3362-2017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测试法(通过万能试验机测定拉伸强度与模量)
ISO 14129:1997 纤维增强塑料编织物面密度测定(采用精密天平测量单位面积质量)
ASTM D792 浮力法测定树脂含量(基于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树脂占比)
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微观形貌分析(观测纤维分布及表面缺陷)
热重分析法(TGA)评估耐热性能(监测高温下质量损失率)
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分析固化度(测量树脂固化反应热变化)
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官能团检测(识别表面处理剂化学结构)
灼烧法测定纤维体积分数(高温去除树脂后计算纤维占比)
四点弯曲试验评估层间性能(测定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)
氙灯老化箱模拟气候耐久性(加速紫外及湿热环境老化测试)
电阻测定仪检测导电均匀性(映射纤维网络的电荷传导能力)
氧指数测定仪量化阻燃等级(测量维持燃烧所需最低氧浓度)
动态机械分析(DMA)表征粘弹性(研究温度频率相关的力学响应)
X射线衍射(XRD)分析晶体结构(评估碳纤维石墨化程度)
超声C扫描探测内部缺陷(无损检测编织结构分层与孔隙)
检测仪器
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,扫描电子显微镜,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,热重分析仪,差示扫描量热仪,X射线衍射仪,原子力显微镜,激光导热系数测定仪,表面张力接触角测量仪,氙灯耐候试验箱,氧指数测定仪,动态机械分析仪,超声波探伤仪,高精度电子天平,纤维细度分析仪,四探针电阻测试仪,恒温恒湿试验箱,紫外老化试验箱,落锤冲击试验机,显微硬度计